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今年教育部2010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之一🌂,全国共有十余所高校获准设立该新专业。我校在材料学科具有优势地位🧑🦽➡️,也是首批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
人类进入21世纪🧙🏿,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对能源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发展绿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国民经济和国家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也是解决能源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之一👩⚕️,现已成为世界快速↗️、稳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新能源材料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材料🙎。该类材料包括晶体硅材料、硫系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介电材料、膜材料、电解质材料、储能材料等👨👩👦👦。新能源器件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成人类所需的光🚴🏿🆕、电🦿、热、动力等任何形式能量的载能体,主要包括太阳能、化学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形式的储能器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与技术水平,不仅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且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我国近年来在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与之相不适应的是新能源、新能源材料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因此,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学生培养理念,专业方向以材料科学为基础,以半导体材料技术、化学电源技术、太阳电池技术等为特色。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发展所需的合格和创新性人才🕦。
本专业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程,还设有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结构与性能、电化学、新能源概论👩🏿💼、传输学(传递过程原理)、地球环境与资源🧝🏼♀️、晶硅太阳电池工艺原理与实验、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实验等位专业核心课程和实验🤫,以及科学研究训练🤷🏽♀️,工厂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课题研究等实践环节◽️。毕业生将面向光伏、化学电源、能源合同管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